网站无障碍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工作信息
检察听证
办事指南
案件信息公开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平台
 
“刺桐花”法治教育平台   “刺桐花”法治教育平台
官方微博二维码   官方微博二维码
官方微信二维码(掌上检察,网上办理检察业务)   官方微信二维码(掌上检察,网上办理检察业务)
机关党建
干警心得(一)倾听民声 服务民生 提升亲和力与公信力
时间:2014-04-22  作者:吴学敏  新闻来源: 【字号: |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自己的脑海里经常出现几个问题,到底“群众路线”是什么,这几个字意味着什么?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怎么做。说实话,一开始感觉这几个字离我们看似很近,自己本身不就是群众的一员吗,但又似乎很远,我们身处机关,不像基层单位日常工作就是和老百姓打交道,也不像窗口单位那样直接与群众面对面,所以感觉这几个字与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多大关系。但随着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听了身边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观看了电影《使命》以及全国模范检察官张飚的电视纪实片后,我渐渐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检察干警,这几个字其实与自己的职业也是密不可分的。
众所周知,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党的根本路线,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和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力量。而党的群众路线赋予检察工作的新内涵、新要求之一就是要提高执法亲和力和公信力。
首先,谈谈亲和力,我想起2012年在人民网、新华网上开展的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网上投票活动。当时,我不经意间在互联网上看到了这一活动,一开始觉得肯定又是摆花架子,但当我点击后才发现,它有自己的精彩之处。我们看过很多的评优活动,有些时候会觉得无奈,因为评选出来的结果并不一定是老百姓所认可的。当一项荣誉或一个典型并不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的时候,也就没有了影响力和感召力。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中组部把100多名候选人的相关信息和感人事迹“晒”在网上,把在创先争优中涌现出来的最基层的优秀党员,交给网民去评判、去检验,这正是我们党尊重群众、尊重草根意见的举动。这样的亲和互动,既宣扬了先进典型,也让广大党员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民意。当时,我点击翻看了部分候选人的事迹,他们很多身处基层、一线,肩负着最艰苦的工作,然而却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点滴踏实的勤奋努力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这不正是我们每名党员需要学习的吗?短短10天,就有4300万网民参加投票,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群众路线是永葆共产党本色的最根本的路线,也是党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当我们的党员干部放下架子,亲民爱民,尊重广大群众意愿时,民心就会像流水一样汇聚到党的周围。
作为一名检察干警,如何提升执法亲和力,我想,我们能做到也应该做的是围绕大局,主动融入,以忠诚凝聚民心;是恪尽职守,严格执法,以公正赢得民心;是搭建载体,下沉检力,以务实关注民心;是革故鼎新,严肃检纪,以清廉深入民心;是开门纳谏,建言献策,以亲和贴近民心。
其次,再谈谈公信力。大家可能都对一个历史画面依然记忆犹新,那就是在84年的35周年国庆大典上,北大学生在游行队伍中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一句朴素而亲切的简单问候,却是发自肺腑的。千百年来,为官者尊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而这样温暖的问候所体现的,却是官民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不是对立、反感,体现的是群众的拥护和认可。而如今,在社会转型期,仍然存在着官僚主义倾向和特权思想,一旦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甚至与民争利,必然引发民众不满,以至于出现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了”这样的声音,出现了“到底是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这样的质疑,曾几何时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为何会面临看似残酷分割的尴尬局面。公信力是公众对公共权力的信任度,体现的是权威性、影响力,公信力一旦受损,便会导致大面积的“信任危机”。而化解危机,塑造和提升公信力,只能通过行动来实现。我们常说:听其言,观其行。嘴巴不能证明理论,文件不能替代规则,语言也变不成行动。美好蓝图不是画出来的,一味地陶醉于赞美而无视问题,只能做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
2011年我在多份报刊上看到了一本书的推介,书的名字叫《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当时出于好奇,我网购了这本书。书中的内容少的是说教,多的是以历史、以活生生的例子来解答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当提到为什么我们党虽然也犯过严重错误(主要指1957年至1976年文革结束这段时期),但却没有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什么?除了中国拥有世界上少有的好老百姓,总是以宽容的心态对待犯错者外,还有一点就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中国共产党真正与群众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担当意识和实际行动,勇于正视错误、修正错误的负责态度以及言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而这种用行动说话的气魄和担当,对现如今党建的加强,群众信任度的提高依然不可或缺。
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通过可以信赖的执法程序,对检察机关执法行为产生的普遍信服和尊重,也是法治社会的基石,检察机关要做好群众工作、提升执法公信力,关键就在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适应群众的需求,维护群众的利益,让群众在检察机关办理的每个案件中都能够感受到公平、正义。我想,作为办公室的一员,努力增强服务意识,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严谨的工作作风投入每一天的工作就是在践行群众路线,作为办公室的一名信息员,勤学习、多思考,及时收集、整理、提炼、反馈基层以及办案一线的工作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就是在践行群众路线。虽然我们每个人身处不同的岗位,分工不同、职责各异,但是都有着发挥岗位职责,践行群众路线的方式,也都应该用日常一点一滴的努力来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返回】【打印本稿】


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院建设>>机关党建

干警心得(一)倾听民声 服务民生 提升亲和力与公信力

时间:2014-04-22  作者:吴学敏  新闻来源: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自己的脑海里经常出现几个问题,到底“群众路线”是什么,这几个字意味着什么?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怎么做。说实话,一开始感觉这几个字离我们看似很近,自己本身不就是群众的一员吗,但又似乎很远,我们身处机关,不像基层单位日常工作就是和老百姓打交道,也不像窗口单位那样直接与群众面对面,所以感觉这几个字与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多大关系。但随着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听了身边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观看了电影《使命》以及全国模范检察官张飚的电视纪实片后,我渐渐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检察干警,这几个字其实与自己的职业也是密不可分的。
众所周知,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党的根本路线,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和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力量。而党的群众路线赋予检察工作的新内涵、新要求之一就是要提高执法亲和力和公信力。
首先,谈谈亲和力,我想起2012年在人民网、新华网上开展的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网上投票活动。当时,我不经意间在互联网上看到了这一活动,一开始觉得肯定又是摆花架子,但当我点击后才发现,它有自己的精彩之处。我们看过很多的评优活动,有些时候会觉得无奈,因为评选出来的结果并不一定是老百姓所认可的。当一项荣誉或一个典型并不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的时候,也就没有了影响力和感召力。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中组部把100多名候选人的相关信息和感人事迹“晒”在网上,把在创先争优中涌现出来的最基层的优秀党员,交给网民去评判、去检验,这正是我们党尊重群众、尊重草根意见的举动。这样的亲和互动,既宣扬了先进典型,也让广大党员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民意。当时,我点击翻看了部分候选人的事迹,他们很多身处基层、一线,肩负着最艰苦的工作,然而却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点滴踏实的勤奋努力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这不正是我们每名党员需要学习的吗?短短10天,就有4300万网民参加投票,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群众路线是永葆共产党本色的最根本的路线,也是党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当我们的党员干部放下架子,亲民爱民,尊重广大群众意愿时,民心就会像流水一样汇聚到党的周围。
作为一名检察干警,如何提升执法亲和力,我想,我们能做到也应该做的是围绕大局,主动融入,以忠诚凝聚民心;是恪尽职守,严格执法,以公正赢得民心;是搭建载体,下沉检力,以务实关注民心;是革故鼎新,严肃检纪,以清廉深入民心;是开门纳谏,建言献策,以亲和贴近民心。
其次,再谈谈公信力。大家可能都对一个历史画面依然记忆犹新,那就是在84年的35周年国庆大典上,北大学生在游行队伍中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一句朴素而亲切的简单问候,却是发自肺腑的。千百年来,为官者尊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而这样温暖的问候所体现的,却是官民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不是对立、反感,体现的是群众的拥护和认可。而如今,在社会转型期,仍然存在着官僚主义倾向和特权思想,一旦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甚至与民争利,必然引发民众不满,以至于出现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了”这样的声音,出现了“到底是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这样的质疑,曾几何时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为何会面临看似残酷分割的尴尬局面。公信力是公众对公共权力的信任度,体现的是权威性、影响力,公信力一旦受损,便会导致大面积的“信任危机”。而化解危机,塑造和提升公信力,只能通过行动来实现。我们常说:听其言,观其行。嘴巴不能证明理论,文件不能替代规则,语言也变不成行动。美好蓝图不是画出来的,一味地陶醉于赞美而无视问题,只能做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
2011年我在多份报刊上看到了一本书的推介,书的名字叫《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当时出于好奇,我网购了这本书。书中的内容少的是说教,多的是以历史、以活生生的例子来解答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当提到为什么我们党虽然也犯过严重错误(主要指1957年至1976年文革结束这段时期),但却没有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什么?除了中国拥有世界上少有的好老百姓,总是以宽容的心态对待犯错者外,还有一点就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中国共产党真正与群众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担当意识和实际行动,勇于正视错误、修正错误的负责态度以及言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而这种用行动说话的气魄和担当,对现如今党建的加强,群众信任度的提高依然不可或缺。
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通过可以信赖的执法程序,对检察机关执法行为产生的普遍信服和尊重,也是法治社会的基石,检察机关要做好群众工作、提升执法公信力,关键就在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适应群众的需求,维护群众的利益,让群众在检察机关办理的每个案件中都能够感受到公平、正义。我想,作为办公室的一员,努力增强服务意识,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严谨的工作作风投入每一天的工作就是在践行群众路线,作为办公室的一名信息员,勤学习、多思考,及时收集、整理、提炼、反馈基层以及办案一线的工作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就是在践行群众路线。虽然我们每个人身处不同的岗位,分工不同、职责各异,但是都有着发挥岗位职责,践行群众路线的方式,也都应该用日常一点一滴的努力来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返回】【打印本稿】


 

版权:泉州市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10217144号-1
泉州市新闻道德委举报邮箱:qjxcc007@qq.com 举报电话:0595-68865258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中文域名: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检察院.政务 闽ICP备090171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