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基层检察院党建工作怎样抓出活力,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福建省永春县检察院开展的“红黄绿蓝”四色党建活动作出了生动的诠释。
“红、黄、绿、蓝四种颜色表达了党建工作的主题,红色代表忠诚、黄色代表为民、绿色代表生态、蓝色代表文化。我们就是以此为抓手,把党建工作融入‘两提升五过硬’建设,让队伍树起正气、干警充满朝气、办案更有硬气。”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林如是说。
弘扬“红色”理想:铸造忠诚团队
党员思想教育是党建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开展党员教育,关键在于明确旋律,调准音调,唱响主题。
去年,该院充分利用永春“红色革命”资源优势,组织党员开展“红色之旅”“重走红军路”、重温入党誓词、检察官庄严宣誓等主题党建活动,到红军革命旧址等地进行实地革命传统教育,让大家身临其境,零距离接受红色教育,洗涤心灵。
党支部还把培养团队精神作为党员教育中的重点,组织开展“我为永春检察献一策”活动,收集意见建议,凝聚发展共识,群策群力推进检察工作,效果显而易见。“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在干警中得到弘扬,全院上下形成了“拧成一股绳、力向一处使”的良好氛围,齐心协力做好各项检察工作。2014年,该院获得集体荣誉16项,个人荣誉21项,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检察院”。
扎根“黄色”大地:情暖群众心坎
树只有扎根于大地,方能茂盛葱茏;党建工作只有扎根于群众,方能永葆活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院主动下沉检力,服务基层,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检察官就在身边。
岁末年初,该院副检察长尤秋龙带领干警到蓬壶镇西昌村,走访慰问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潘某,当了解到其家庭十分困难后,院党组决定从“永春县检察救助基金”中拨出专款为其提供救助。据悉,近年来,共有11户特困刑事被害人或其家属得到该项基金救助,从中感受到检察机关的关爱和温暖。
以民生需求和群众期待为导向,该院把反腐利剑指向涉农惠民领域的职务犯罪,挖出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2014年,查处与民生民利相关的贪贿案13件14人,挽回经济损失450多万元。
倡导“绿色”理念:守住青山绿水
桃溪是永春的母亲河,流经11个乡镇118个村(社区),汇入泉州800万人饮用的山美水库。守护好桃溪,送去一湾清水,检察官在行动。
该院副检察长邱春霖介绍,县人大代表曾就桃溪流域污染问题提出治理议案,该院主动跟进,出台措施,全力推进治污项目。共立案查处河流破坏背后贪污渎职犯罪2件2人,并发出检察建议,促进有关部门强制取缔非法采沙、洗沙22处。经过2年多努力,桃溪重现“清水一湾舞白鹤,风光两岸映桃源”的美丽景象。
2012年,永春县率先在全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该院主动服务大局,在全县20个美丽乡村设立“检察信息联系点”,选派党员干警结对挂钩联系,以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为主线,开展送法进村、预防犯罪等活动。这一经验做法,在2014年7月召开的福建省检察机关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上得到推广。
培育“蓝色”文化:提升检察实力
文以载道,道以文存,检察文化是党员干警的精神家园。
推进文化建设,重在创新载体。过去的一年,该院大力推进“学习型检察院、学习型检察官”建设,编发“天天学”手机报,传递检察正能量,组织开展“阅读强素质,同筑检察梦”读书活动,促使干警学习自觉,在学习中提高,在学习中成长。
2012年6月,该院遴选10名优秀青年干警成立“检察工作学习研究小组”,要求他们发挥“研究员”“观察员”“信息员”“参谋员”和“宣传员”五员作用。研究小组围绕专题主题开展深入学习研究,编辑《检察工作信息参考》26期,提出决策参考建议28条,被院党组采纳建议21条,有效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其成效得到当地党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充分肯定。省检察院检察长何泽中表示:“永春县学习研究小组形式值得总结,可以带动学习,研究问题,推动工作。”《检察日报》、《福建日报》、人民网等各大媒体也作了专题报道。
活力党建,别具一格,多姿多彩,为党旗增辉、为检察添彩。永春县院把抓党建的成效体现在服务大局上,体现在执法办案中,体现在司法为民上,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在泉州市机关党建“特色活动”成果评选中连续两次获奖。
基层检察院党建工作怎样抓出活力,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福建省永春县检察院开展的“红黄绿蓝”四色党建活动作出了生动的诠释。
“红、黄、绿、蓝四种颜色表达了党建工作的主题,红色代表忠诚、黄色代表为民、绿色代表生态、蓝色代表文化。我们就是以此为抓手,把党建工作融入‘两提升五过硬’建设,让队伍树起正气、干警充满朝气、办案更有硬气。”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林如是说。
弘扬“红色”理想:铸造忠诚团队
党员思想教育是党建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开展党员教育,关键在于明确旋律,调准音调,唱响主题。
去年,该院充分利用永春“红色革命”资源优势,组织党员开展“红色之旅”“重走红军路”、重温入党誓词、检察官庄严宣誓等主题党建活动,到红军革命旧址等地进行实地革命传统教育,让大家身临其境,零距离接受红色教育,洗涤心灵。
党支部还把培养团队精神作为党员教育中的重点,组织开展“我为永春检察献一策”活动,收集意见建议,凝聚发展共识,群策群力推进检察工作,效果显而易见。“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在干警中得到弘扬,全院上下形成了“拧成一股绳、力向一处使”的良好氛围,齐心协力做好各项检察工作。2014年,该院获得集体荣誉16项,个人荣誉21项,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检察院”。
扎根“黄色”大地:情暖群众心坎
树只有扎根于大地,方能茂盛葱茏;党建工作只有扎根于群众,方能永葆活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院主动下沉检力,服务基层,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检察官就在身边。
岁末年初,该院副检察长尤秋龙带领干警到蓬壶镇西昌村,走访慰问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潘某,当了解到其家庭十分困难后,院党组决定从“永春县检察救助基金”中拨出专款为其提供救助。据悉,近年来,共有11户特困刑事被害人或其家属得到该项基金救助,从中感受到检察机关的关爱和温暖。
以民生需求和群众期待为导向,该院把反腐利剑指向涉农惠民领域的职务犯罪,挖出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2014年,查处与民生民利相关的贪贿案13件14人,挽回经济损失450多万元。
倡导“绿色”理念:守住青山绿水
桃溪是永春的母亲河,流经11个乡镇118个村(社区),汇入泉州800万人饮用的山美水库。守护好桃溪,送去一湾清水,检察官在行动。
该院副检察长邱春霖介绍,县人大代表曾就桃溪流域污染问题提出治理议案,该院主动跟进,出台措施,全力推进治污项目。共立案查处河流破坏背后贪污渎职犯罪2件2人,并发出检察建议,促进有关部门强制取缔非法采沙、洗沙22处。经过2年多努力,桃溪重现“清水一湾舞白鹤,风光两岸映桃源”的美丽景象。
2012年,永春县率先在全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该院主动服务大局,在全县20个美丽乡村设立“检察信息联系点”,选派党员干警结对挂钩联系,以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为主线,开展送法进村、预防犯罪等活动。这一经验做法,在2014年7月召开的福建省检察机关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上得到推广。
培育“蓝色”文化:提升检察实力
文以载道,道以文存,检察文化是党员干警的精神家园。
推进文化建设,重在创新载体。过去的一年,该院大力推进“学习型检察院、学习型检察官”建设,编发“天天学”手机报,传递检察正能量,组织开展“阅读强素质,同筑检察梦”读书活动,促使干警学习自觉,在学习中提高,在学习中成长。
2012年6月,该院遴选10名优秀青年干警成立“检察工作学习研究小组”,要求他们发挥“研究员”“观察员”“信息员”“参谋员”和“宣传员”五员作用。研究小组围绕专题主题开展深入学习研究,编辑《检察工作信息参考》26期,提出决策参考建议28条,被院党组采纳建议21条,有效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其成效得到当地党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充分肯定。省检察院检察长何泽中表示:“永春县学习研究小组形式值得总结,可以带动学习,研究问题,推动工作。”《检察日报》、《福建日报》、人民网等各大媒体也作了专题报道。
活力党建,别具一格,多姿多彩,为党旗增辉、为检察添彩。永春县院把抓党建的成效体现在服务大局上,体现在执法办案中,体现在司法为民上,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在泉州市机关党建“特色活动”成果评选中连续两次获奖。
版权:泉州市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10217144号-1 |